网站地图 - 帮助
您的当前位置:新华资讯网 > 资讯 > 国内 > 正文

倾情关爱传薪火 春风化雨育新苗

来源:东方头条 作者:tang123 时间:2025-09-28
导读:倾情关爱传薪火 春风化雨育新苗 永城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实 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立德树人,百年大计。 自1985年成立,永城市关工委已走过整整40个春秋。40年来,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广大五老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,

倾情关爱传薪火 春风化雨育新苗

——永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实

  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立德树人,百年大计。

       自1985年成立,永城市关工委已走过整整40个春秋。40年来,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广大“五老”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,发挥优势、主动作为,组织从无到有,队伍不断壮大,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市、遍布城乡的工作网络,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、为青少年排忧解难、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等方面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为永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,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    

政治引领,坚持党对关工委的领导

       党的领导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证。永城市委、市政府一贯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。1985年9月,永城率先在商丘市建立了关工委组织,随着时间推移,及时出台文件,规划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,充实配强工作队伍。进入新时代以来,永城市委超前指导,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》《关于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、政府重要日程,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,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,为新时期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和重要保障。

       永城市委、市政府对关工委工作一贯给予支持。历任县(市)委书记、县(市)长以及四大家领导对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“五老”同志做到了思想上关心,工作上支持。各乡镇(街道)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心下一代工作要求,态度积极,工作扎实,为基层关工委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,也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、组织保障、制度保障和经济保障,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发展、不断进步。

       永城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阵地建设,适时改建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、鲁雨亭纪念馆、抗大四分校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;高标准建设市科技馆、图书馆,定期开展公益科普讲座、科技实践活动、读书活动;在全市各行政村设有妇女儿童之家,向留守儿童开展系列关爱活动;启动“党晖温暖·十大帮扶”行动,其中“大学圆梦携手行动”、“孤儿呵护牵手行动”、“网瘾少年关爱行动”和“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陪伴行动”,较好解决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经济问题、环境问题、心理问题。

深耕细作,打造特色品牌

       回望40年,永城市关工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积极统筹社会资源,拓宽关爱渠道,做亮做好品牌活动,让下一代心有所属、书有所读、梦有所圆、家有所暖、教有所依、法有所护、技有所长。         发挥青年人才优势,开展校园心灵关爱。两年来,以我市硕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志愿服务团,多次走进中学校园,走进思政课堂,先后开展了《榜样的力量——习近平》《热爱祖国,做新时代好少年》《生命的绽放》《优秀学生的特质》《知识改变命运》《点燃青春梦想,法律伴你成长》等三十多场主题讲座,深受学生们欢迎。

       挖掘社会家教资源,开展公益家长讲堂。市关工委联合市教体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定期开展公益家长课堂活动。邀请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、永城籍家教专家返乡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00余场次,受教育家长10万余人次,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用科学理念对待家庭教育。在公益家长课堂的基础上,推出“教子有方”榜样人物系列,在30多所中小学、幼儿园开展《诗书传家远》《婚姻幸福的密码》《自我成长如何实现》《教子有方如何实现》《融融洽洽、幸福之家》五个主题的公益讲座,近三万名家长聆听了报告,产生积极反响。家长课堂和“教子有方”榜样人物等公益活动帮助50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,帮助300多个不和谐家庭消除隔阂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       开展精准助学工作。市关工委联合郑州金博大置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伟民3年捐款75万元,先后资助1500名贫困高中生。市关工委积极扶持市向日葵之家爱心联合会,对家庭困难中学生开展“一对一”或“二对一”助学活动。几年来,发展志愿者408人,资助学生687名,资助金额达800多万元。爱心人士鲁伟,为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赞助36万元,已资助20位贫困大学生。2012年以来,市关工委协调各阶层爱心人士捐款近700万元,用以贫困生救助,减轻了政府负担。市关工委联合市教体局、卫建委等单位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活动,邀请郑州市人民医院专家前来筛选,先后使35名患儿得到及时治疗。         开展红色教育传承。在市委、关工委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抗日民族英雄、著名革命烈士鲁雨亭的后人以芒山镇雨亭小学、雨亭中学青少年师生为主体,以加强红色教育为主要内容,组织开展雨亭行动。十多年来,自筹资金160多万元,先后组织了200多名师生分别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红色基地接受教育,极大拓展了参与者的知识眼界和精神视野,让孩子们到社会中体验、在实践中成长成才。

薪火相传,筑牢青少年德育之魂  

       浇花浇根、育人育心。从“党史、国史、家乡史”教育到“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教育活动,近年来,市关工委用活红色家底,持之以恒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、历史人文教育,推进红色基因传承,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、跟党走。

       永城是革命老区,红色资源丰富,市委重视挖掘红色资源,立足自身特色打造红色阵地,让红色元素可观可感。同时,结合我市拥有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处、全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处、全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6处这些红色阵地,自2018年,每年清明节前夕联合市教体局举行“传承红色基因、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教育,全市每年有20多万学生擎党旗、国旗,向革命先烈致敬,宣誓做有品德、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       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“五个一”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即参观一个革命遗迹、观看一场红色电影、讲述一个红色故事、学唱一首红色歌曲、参加一次志愿服务,助力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
       开办线上课堂。整合永城乡土历史文化教材《永城故事》《永城红色故事》《永城红色印记》等已有研究成果,精心组织专业人员播音、配乐,制作成可读可听的精美故事,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播出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       开展研学活动。利用周末、节假日时间,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以“爱家乡、塑品格”为主题的历史人文研学活动,并邀请我市著名文史工作者指导,让青少年了解了家乡历史文化,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、建设家乡、热爱祖国、建设祖国的家国情怀。

       编印红色读本。在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关键节点,市关工委编辑印发了《永城红色故事(选编)》,共收纳39个本土红色故事,为进一步用活红色资源,讲好红色故事,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基础保障。

立德树人,携手护航青少年成长 

       培养时代新人,是市关工委的历史担当。关心下一代工作,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,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,紧紧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,有侧重地开展活动,关心下一代工作才有旺盛的生命力。40年来,市关工委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、工作重点和重大活动,发挥“五老”优势,主动作为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,先后开展了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事迹报告会、“迎接香港回归祖国”系列活动、“弘扬国魂,重震国威”、“学雷锋、树新风”和“中华魂”主题教育等活动。

      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关工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统领,开展了“老少同牵手、共筑中国梦”“关爱明天、普法先行”“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”“争做五好小公民”“亲子共读、书香家庭、师生共读、书香校园”“我为祖国点赞”“新时代好少年”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“血脉传承——我的家风家训家教故事”征文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,顺应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,加强思想道德建设。同时,开展了“五老”网吧义务监督、“学校放假、社区关爱”、科普法制卫生进校园和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,较好地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的内外部环境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引起关注,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成为市关工委重要工作。市关工委先后围绕“民办教育”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点难点问题”“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”“校园暴力”等主题,通过实地考察、座谈研讨、个别访谈、查阅资料等方式展开调研,先后组织撰写了《我市民办教育调研报告》《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与对策研究》《“四前四后”教育调研报告》《新时代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及对策教育研究》等调研文章。其中《新时代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及对策教育研究》荣获全省关工委系统调研文章一等奖,并刊登在中国关工委核心杂志《中国火炬》。   

 强基固本,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健全

       市关工委成立以来,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,按照“哪里有青少年,哪里就有关工委组织”的目标要求,从固本强基出发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连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、创建“五好”关工委和党建带关建等活动,全市关工委基层组织不断得到巩固提高,进一步扩大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面。目前,我市乡镇(街道)及中小学校关工委组建率达到100%,行政村、社区组建率达到90%,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达1154个,“五老”志愿者总数达6250名,做到了关工委组织网络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格局。

       基层组织的巩固提高,推动了工作开展,提升了工作成效,创造了不少在全省和商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系统较有影响的典型,得到省、商丘市关工委充分认可,被誉为“永城模式、商丘旗帜”。在商丘市率先创建聋哑学校、农村青年政治科技学校、家长学校、“学生放假、中心接管”、驻乡帮教失足青少年活动、向日葵之家爱心联合会一对一帮扶救助和“爱家乡塑品格”历史人文研学活动等,涌现一大批先进关工委组织。市关工委连年被商丘市关工委评为先进单位,获省关工委先进单位6次。我市“五好”关工委组织达60%以上。

       同时,强化联动机制,科学构建部门联动机制,建立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,连年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。成员单位各司其职,切实形成工作合力,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、书香进校园、争做“五好”小公民和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。

       四十载初心依旧,四十载薪火相传。永城市关工委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进一步明确关心下一代事业使命任务;全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进一步细化青少年爱国主义系列教育;以坚持服务青少年为主旨,进一步落实关爱留守儿童、家庭教育、净化社会环境等行动计划;以争创“五好”关工委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,用坚实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,用忠诚和热忱铸就新的荣光。(永城市关工委)

责任编辑:tang123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上一篇:国医大师·国家艺术大师——初春
下一篇:没有了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19-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