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- 帮助
您的当前位置:新华资讯网 > 社会 > 综合 > 正文

江慧丽的海韵禅心

来源:织梦技术论坛 作者:周友珍 时间:2025-09-09
导读:清晨五点半,东海之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温岭石塘镇的礁石,洒在观音山下的广场上。面朝大海的习拳者们缓缓起势,动作如海波般连绵起伏,又似观音展臂般慈悲庄严这便是源自浙江温岭的观音拳。站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位女子,正是这套拳法的创始人:江慧丽。 海天之

       清晨五点半,东海之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温岭石塘镇的礁石,洒在观音山下的广场上。面朝大海的习拳者们缓缓起势,动作如海波般连绵起伏,又似观音展臂般慈悲庄严——这便是源自浙江温岭的观音拳。站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位女子,正是这套拳法的创始人:江慧丽。

       海天之间的顿悟

       江慧丽的创拳之路,与她生长的这片土地密不可分。

       温岭,这个浙江东南沿海的县级市,素有“海天佛国”之称。这里既有海涛拍岸的自然景观,也有千年传承的佛教文化。江慧丽自幼在这片土地上长大,海风的咸味与寺院的香火气共同滋养着她的成长。

       “那几年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期。”江慧丽回忆道。2010年前后,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让她的身体亮起红灯: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失眠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。

       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传统文化推广的温岭人,江慧丽在求医问药效果不佳后,回到了家乡。她开始在温岭观音山、明因讲寺等佛教胜地附近常住,每日研究禅武文化。

       “有一天清晨,我在观音山上面朝大海静坐,看着朝阳从海平面升起,突然有一种顿悟。”江慧丽描述那个关键时刻,“海天一色,观音净瓶中的甘露仿佛与东海之水相连。我为何不能创编一套拳法,如观音菩萨那样慈悲济世,帮助人们解除病痛?”

       二十三式观音拳

       观音拳不同于传统武术,它更注重“以形引气,以气导神”,动作舒缓柔和,适合各年龄段人群习练。

       “观音拳共有二十三式,取观音二十三化身之意。”江慧丽解释说,“每一式都对应人体不同经络,如‘观音观海’舒展肺经,‘南海慈航’调理心经。”

       在创编过程中,江慧丽系统研究了佛教医学、中医经络学说和传统武术原理,特别是温岭当地流传的传统养生功法。她将海洋的韵律与佛教的禅意融入拳法之中,使每一式都既有养生功效,又具美学价值。

       温岭市武术协会会长陈先生表示:“江慧丽创建的观音拳,巧妙融合了我们温岭本地的海洋文化元素和佛教文化底蕴,这是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。”

       从东海之滨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2015年,观音拳初步成型后,最先在温岭观音山脚下开始免费教学。出乎江慧丽意料的是,这套简单易学的拳法很快受到欢迎。不少习练者反馈,长期练习后,肩颈腰痛等问题有明显改善。

       随着口碑传播,观音拳逐渐走出温岭,传向全国乃至海外。2017年,观音拳被浙江省体育局列为全民健身推广项目;2018年,江慧丽带领团队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公益教学班。

      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观音拳的国际传播。通过温岭侨乡的优势,如今在欧美、东南亚等多个国家都能看到观音拳习练者的身影。

       “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收到一封来自意大利的邮件。”江慧丽分享道,“一位温岭籍侨胞说,练习观音拳后,不仅身体好了,更重要的是,这套拳法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故乡的文化底蕴。”

       海韵禅心的融合

       观音拳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,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。

       “这套拳法表面上是身体动作,实则融合了佛教的慈悲精神、中医的养生智慧和海洋文化的包容特性。”江慧丽强调,“练习时要求‘心静如海,体松似波’,追求的不仅是身体健康,更是心灵宁静。”

       在动作设计上,观音拳汲取了海洋元素和佛教文化,许多动作名称如“海天佛国”、“普陀潮音”都源于温岭本地的海洋佛教文化。习练过程中还配以佛教音乐与海涛声,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。

       数字化时代的新生

       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线下教学受到严重影响,江慧丽和团队迅速转向线上,开设网络课程和直播教学。

       “这反而让我们因祸得福。”江慧丽笑着说,“网络突破了地域限制,现在我们的线上学员遍布全球,最多一场直播有上万人同时跟着练习。”
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团队还开发了“观音拳”手机应用,提供视频教学、打卡监督、线上答疑等功能,让传统拳法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。

       扎根乡土,面向世界

       面对未来,江慧丽计划在温岭建立观音拳传承基地,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,培养更多专业教练。但她最核心的理念始终未变:“观音拳源于温岭这片海天佛国,是海洋文化与佛教智慧的当代呈现。我只是一个发现者和传递者。”

       黄昏时分,温岭观音山的钟声再次响起,广场上的观音拳习练者们缓缓收势。面朝东海,背靠观音山,江慧丽站在人群前,合十行礼,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。

       从个人健康危机到创编出一套惠及无数人的养生拳法,温岭女儿江慧丽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:最深切的个人苦难,若能与故乡文化相融合,往往能绽放出助益众生的大爱之花。

       观音拳不只是一套拳法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一个当代中国女性将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普世价值的生动例证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这种根植于乡土、面向全球的创新,或许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周友珍)             

责任编辑:朱书斋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上一篇:禅武合一 ——我的观音拳修行体悟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文章:
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19-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
Top